释名
赤黍名门、糜,白黍中芑,黑黍中季节距,一稃二米名痞。
气味
黍米:甘、温、无毒。久食令人多热烦。
丹黍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黍茎和根:辛、热、有小毒。
主治
黍米:烧灰和油涂跌打伤,能止痛,不作瘢;嚼浓汁,涂小儿鹅口疮,有效。
丹黍米:止咳嗽,退热,亦治泄痢鳖瘕。
黍茎和根:利小便,止喘,去浮肿。
【本草纲目】相关文章:
释名
赤黍名门、糜,白黍中芑,黑黍中季节距,一稃二米名痞。
气味
黍米:甘、温、无毒。久食令人多热烦。
丹黍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黍茎和根:辛、热、有小毒。
主治
黍米:烧灰和油涂跌打伤,能止痛,不作瘢;嚼浓汁,涂小儿鹅口疮,有效。
丹黍米:止咳嗽,退热,亦治泄痢鳖瘕。
黍茎和根:利小便,止喘,去浮肿。
【本草纲目】相关文章:
【预习必备】人教版六年级语文(下)知识要点汇总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——概要一、拼音1、...
寓言故事:东郭先生与狼东郭先生与狼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东郭先生的书生,他心地善良但...
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《延安,我把你追寻》知识点一、会组词延:yán(延安、延长、延迟)昔...
至连鬼神都不怕的我都退缩了! 站在我左边的是,是一个洋娃娃般的小女孩儿儿,她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