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真孝善网,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!

《望月怀远》: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

时间:05-09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

从古至今,中国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对宇宙的浪漫情怀。 这尤其体现在人们对“月亮”的情感上。

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它不仅仅是一个高悬在夜空中的冰冷的天体,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、对世界的思考。

尤其是在国外漂泊的游子,抬头仰望满月,一定会感慨万千。

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《望月怀远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。 让我们一起欣赏吧。

望月拥抱远方

(唐)张九龄

海面上一轮明月,天地此时齐聚。

恋人抱怨夜色遥远,却又在夜里思念对方。

烛灭时慈悲光满,穿衣时感受露珠。

我不忍心送人,但我还是睡了个好觉。

歌曲《望月怀远》的第一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伟的景象:“海上明月,天涯海角相聚”。 一轮明月高高挂在海平面上,无论你身在何处,都可以分享这一刻的美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张九龄此时正在荆州。 荆州地处内陆,没有“海”,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作者在这里用“海”来突出河流的广阔。 “生”字给人的感觉是月亮诞生在“海”中,充满了奇异的想象。

上联所描绘的广阔意境,前有南朝谢庄《月赋》中的“千里共明月”,后有“但愿人长寿,北宋苏轼《水调歌头》中的“万里”。 一起婵娟。”一首赋,一首诗,一个字,相隔数百年,形成美妙的共鸣。

“恋人抱怨夜色遥远,却又在夜色里思念对方。” 面对这漫漫长夜,热情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思念,难以入睡。

我睡不着,也许是房间里的烛光太亮了,我干脆把它灭了,穿上外套去院子里散步。

院子里此时也笼罩在月色之中,而且因为是深夜,湿气重,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。

在这样一个不眠之夜,我多么想举起眼前的皎洁月光,送给远方的你,但我知道,这是不可能的。 与其因为想念远方的你而熬夜,不如赶紧回去睡觉,以便在梦中遇见你。

“我舍不得送人,但我还是睡个好觉了。”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,却意义深远,回味无穷。 这首诗语言清晰,构思巧妙,情感流畅。 成为一代摄影名家张九龄的代表作。

尤其是“海上明月升,天涯共此时”的对联,已成为千古佳话。 每当读到这两首诗,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“烛尽灯火满,衣裳露满”的夜晚,与古人分享这抹穿越时空的月光。 。

月夜,很多人常常难以入睡。 他们或思念远方的亲友,感叹岁月的流逝,或感叹命运的曲折。

在这样难以入睡的时候,有的人会选择起身去院子里散步,有的人干脆找一片安静的山林坐着看水汪汪的月色。

例如南宋画家马和之创作的《月光秋声》就描绘了这样的场景。 让我们一起欣赏吧。

▲南宋马和之《月光秋音图》

水墨绢本29厘米×22厘米

辽宁省博物馆藏

这是一幅扇子图,描绘了文人画中常见的主题——“独酌溪水”。 一棵粗壮的古树下,一名道士悠闲地坐在岸边,扭头望着潺潺的流水。 他身下坐着一张虎皮,旁边放着酒具,旁边站着一个少年。

画家还设计了科茨的位置。 这是一个延伸到水中的小沙洲。

试想一下,与坐在平坦的岸边相比,坐在这里就像是驾着一艘小船漂浮在水中央。 观赏风景的感觉自然更加美妙。 我们看左上角的诗:“白沙留月光,绿树托秋声”。

这两句诗选自李白的《提万惜亭》,可以说完美地概括了画面的内容。 月光映照着白沙堤,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。 伴随着潺潺流水声、山林间的虫鸣声、风声和一杯酒,画面的主角仿佛化身为周围的植被,与世界的自然互动。 成为一体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幅画描绘了月下的景色,但没有使用任何笔墨来描绘月亮。 而是通过波光粼粼的水纹和清晰可见的树枝树叶来凸显月光的明亮。

而且,画面中人物的服饰图案、山石的线条、树木的轮廓,都是用“柳叶画”来绘制的。 顾名思义,线条的粗细变化明显,就像飘动的柳叶一样。

这种画法的运用,也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。 而且画家马和之淡雅的画风与“画圣”吴道子极为相似,故又称“小无生”。

明月还是那个明月。 正如李白所说:“今人不见古月,今月却曾照古人”。

张九龄放眼望去,看到了“海上明月升,天地此时一齐”的壮丽景象。 然而,在画家马和志的画中,却是另一番“白沙留月光,绿树添秋声”的静谧景象。 。

从这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月光中,我们似乎感受到了时间流转的匆匆脚步和世事变迁。

【《望月怀远》: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】相关文章:

1.蛤蟆讨媳妇【哈尼族民间故事】

2.米颠拜石

3.王羲之临池学书

4.清代敢于创新的“浓墨宰相”——刘墉

5.“巧取豪夺”的由来--米芾逸事

6.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(米芾逸事)

7.拜石为兄--米芾逸事

8.郑板桥轶事十则

9.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

10.史上真实张三丰: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