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真孝善网,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!

最美绣娘

时间:11-27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

阿拉在浦东开了一家苏绣实体店。顾客不多。很多时候,阿拉或坐在电脑前发帖,教网友苏绣针法;或坐在绣棚前,静如处子,飞针走线。这天,阿拉正在绣一朵牡丹,棚架上光线一暗,出现了一个人影。阿拉回头一看,竟是一个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的青年。这青年微笑着说:“欣赏你绣画,如彩蝶恋花,凤凰起舞,真是一种享受。”阿拉不敢怠慢,问:“是来买绣品吗?”

青年说:“我叫钟义。在德国有一家中国绣品店。这次回上海,主要是想拍几个绣娘绣画的视频,在展厅播放,让那些老外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的刺绣。我要拍最美的绣娘,最美绣娘的最美刺绣画面。我选了几十家,觉得你最合要求。”

听到赞美,阿拉有点羞涩,但想到这是一个推出自己绣品的好机会,就说:“你拍我的视频可以。可是,得答应我一个要求:你从我店里选几样绣品,带到你们店里去销售,售后付款,怎样?”

钟义双手一拍:“行。你绣得真好,我正想试试。”

钟义拿出手机,从几个角度拍了阿拉刺绣的视频。然后,又在店里选了几幅作品,同阿拉告辞了。

送走了钟义,阿拉乐了。这钟义看样子蛮会经营,也许能帮她打开销路。这些年,阿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刺绣上了,生意总是不温不火的。多亏师从名门,靠一手绝艺,在上海站稳了脚跟。

过了半个月,钟义又来了。钟义说,老外们看了视频展播,十分喜欢。称赞阿拉有闭月羞花之貌,而且一手刺绣活儿,美轮美奂。带去的作品,也被抢购一空,还带动了其他绣品的销售。所以,他特地回上海,与阿拉签订长期合同。说着,把打印好的合同草案从公文包里拿出来,交给阿拉

阿拉浏览了合同条款,笑逐颜开。

从此,阿拉为钟义绣制作品。有的是仿中国古代名画,有的是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,比起普通的花鸟虫鱼,品位更高,而且卖价也高。

一天,钟义又来了。钟义告诉阿拉,有一位喜欢中国文化的欧洲艺术家,叫玛丽亚。她看了阿拉刺绣的视频后,提出要绣一件大型作品。

阿拉听说有大型作品订单,心里窃喜,问:“要绣的是什么?”

钟义说:“清明上河图。希望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去绣制。”

阿拉犹豫了一下,说:“绣制这样一幅作品,需要很长时间。”

钟义说:“玛丽亚希望两年能见到。”

阿拉觉得时间比较充裕,便答应了。

阿拉曾在故宫观看过展出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有深刻印象。不过,在她的记忆里,恩师苏瑞华家里挂有一幅。虽不是原件,但这幅仿制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。于是,阿拉专程去苏瑞华家。

阿拉在书房里观摩《清明上河图》,拍了视频。看了临摹画家的落款,便问苏瑞华“浦东云鹤”是谁。

苏瑞华瞧瞧阿拉,笑道:“是我的一个徒弟。他原本是学中国画的,跟我学了几年苏绣,临摹了《清明上河图》送给我。”

阿拉一听是师父的徒弟,来了兴趣,问:“我见过吗?”

苏瑞华说:“你出师几年了,他才来找我学苏绣,你们不曾见过呢。”

阿拉从小跟着母亲学苏绣,母亲常带着她来苏绣名家苏瑞华大师家里请求指教。苏瑞华很喜欢聪明的阿拉,八岁那年,让阿拉行了跪拜之礼。初中毕业时,阿拉一手刺绣已尽得真传,苏瑞华专门为阿拉举办了出师宴会。

阿拉说明了自己的来意,希望苏瑞华能让她把这幅《清明上河图》带回去临摹。苏瑞华听说阿拉要绣《清明上河图》,十分高兴。她带了十几个徒弟,是有刺绣作品获国家大奖的,但至今还没有谁绣过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于是让阿拉从墙上取走。

阿拉又去故宫仔细地读了张择端的原画。市面上的清明上河图是印刷的,平面呆板,徒具其形。浦东云鹤临摹的作品形神具备,有画家情绪的律动;但与原作比,还是略逊一筹,少了那种鲜活的生命气息。阿拉悟透了作品后,上专卖店买了最好的绣布,把浦东云鹤的作品固定在绣布上;然后,在绷架下放一台灯。台灯一亮,画面清晰地映上了绣布。阿拉在室里点一盘檀香,如老僧入定一般开始临摹。从卷尾始,由左向右,一路临摹下来;九九八十一天,终于勾描好了每一个人物,房子,船舶。

阿拉休息了一天,开始劈丝。劈丝,就是把本来就纤细的蚕丝线,根据需要分成数根细若蛛丝的绣线。之后,阿拉端坐绷架前,内心沉寂笃定,一针一线地把苏绣的柔和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。

那天,阿拉绣了半日,正静静地闭目养神,忽然身后传来轻轻的呼吸声。阿拉回头一望,只见钟义站在门边,出神地瞧着她的绣品。阿拉莞尔一笑,说:“进来吧。我有点累,正休息呢。”

钟义笑道:“打扰了。我这次回国,是要给师父做八十大寿。顺便,来看一下你进展如何。”

阿拉说:“你别担心。我完全可以提前完成作品。你看,只十个多月,我已绣完四分之三。最多再用半年,就能绣完了。”

钟义目光落在阿拉的绣品上,一脸惊讶:“你绣得真好。这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好的苏绣作品了。”

阿拉脸泛红霞,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,指指墙上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说:“这个画家的作品,是我保质提速的重要保证。”

【最美绣娘】相关文章:

1.蛤蟆讨媳妇【哈尼族民间故事】

2.米颠拜石

3.王羲之临池学书

4.清代敢于创新的“浓墨宰相”——刘墉

5.“巧取豪夺”的由来--米芾逸事

6.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(米芾逸事)

7.拜石为兄--米芾逸事

8.郑板桥轶事十则

9.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

10.史上真实张三丰: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